我是被口頭告知這個故事的。如果你知道這個故事的起源,請告訴我。
——————
約書亞和保羅從幼兒園起就是最好的朋友。他們就讀於同一所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儘管他們在大學畢業後從事了不同的職業 — 約書亞從事法律,保羅從事商業 — 但他們仍然保持著不可改變的親密友誼。
保羅為了牟利,觸犯了法律,被國家起訴。他的案件被送到約書亞擔任法官的法庭。約書亞有權拒絕此案,因為他認識保羅,但他決定接手此案。在大多數情況下,法官通常會拒絕此類案件,以避免面臨困境。然而,約書亞相信,即使被告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仍然可以擔任公正的法官。
保羅聽到約書亞決定接手他的案子後,鬆了口氣。他心想:「雖然我犯了罪,但約書亞應該很可以很容易的讓我逃脫處罰,因為人們相信他是一個公正的法官。不管他現在多麼嚴厲,他也不可能忽視我們的友誼。」他相信約書亞會將友誼置於正義之上,但約書亞會按照保羅的想法行事嗎?
對於約書亞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困境,似乎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如果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保羅有罪,並且他宣布保羅有罪,那麼他就背叛了他們的友誼。如果他讓保羅獲釋或受到比他應得的更少的懲罰,那麼他就會背叛自己的良心和對國家的責任。無論哪一個選擇,他都必須犧牲他最重視的兩個價值之一 — 愛和正義。有沒有一種選擇是可以兩全其美的?在這種情況下,愛與正義這兩種美德真的是衝突的嗎?
約書亞宣布判決的時候到了,保羅有些忐忑地等待著。他聽別人說約書亞是一位非常嚴格的法官,執法時毫不妥協。保羅不確定約書亞是否會因與保羅的友誼而放棄他一生對正義的承諾。作為被告,他無法影響約書亞的決定。這個決定完全取決於約書亞。
約書亞以通常的方式主持法庭。保羅的罪孽非常的明顯,甚至連保羅也意識到他沒有機會被無罪釋放。最後,約書亞宣布保羅有罪,並因此判處他最長的監禁和最高額的罰款。所有人都震驚了,尤其是保羅。他自言自語道:「我最好的朋友怎麼可以對我毫不留情呢?即使他無法判定我無罪,但至少他有權對我從輕處罰。由於他是一位公正的法官,所以沒有人會質疑他的決定。但他為什麼要背叛我們一生的友誼?」 保羅不明白為什麼約書亞不肯妥協一點,尤其是這妥協不會需要約書亞付出任何代價,因為大概沒有人會質疑他的決定。
約書亞一反常態地從法官的座位上走下來,來到保羅的看台上。他脫下法官的袍子,遞給保羅兩份文件。他說:「根據國家法律第3章第16條規定,一個人可以自願承擔另一個人的懲罰,我自願為你入獄,我最親愛的朋友。我也把房子賣了,要給你交了罰款。你所要做的就是在兩份文件上簽字。」 事實上,約書亞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使他既能履行作為法官對國家的義務,又能履行對終生朋友的友誼。正義和愛,這兩種約書亞最看重的美德,都在這一偉大的自我犧牲行為中得到了實現。
– – – – –
這個簡單的故事解釋了耶穌來到我們的世界而且自願被釘死在十字架的原因。愛和正義都是祂不可改變的與生俱來的原則的一部分,不能妥協。然而,我們讓他失望了,讓祂陷入了困境。祂的自我犧牲在我們看來似乎完全不合理,但實際上是祂在不損害祂的愛和正義的原則的情況下唯一拯救我們的方法。
但故事並沒有以約書亞給保羅這兩份文件就結束 — 保羅必須決定是否接受這個提議。如果他接受這個提議,那麼他就不需要在監獄裡浪費餘生。但這也意味著他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因為他有權聲稱自己無罪,並提出上訴。因為必須要先認罪才能接受替代贖罪。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不會面對保羅所面臨的情況,但我們所有人都必須面對是否接受耶穌基督作為我們的個人救主的決定。但我們面臨的選擇與約書亞的提議不同: 基督的犧牲是已經完成了的,你的接受不會再讓耶穌基督付出任何更多的代價。你願意接受這份免費的禮物,那耶穌履行神的愛和正義的犧牲嗎?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post: http://sundayschoolteachers.org/lessons/a-tale-of-two-friends/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